中国铁路简介
《中国铁路》(CN:11-2702/U)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国铁路》坚持权威性、政策性、学术性和新闻性报道内容的融合。读者定位:铁道部、铁路局、各站段决策层领导、管理人员,各研究院、研究所、高等院校领导、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和在校学生,各大公司、厂商决策层领导、经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关心中国铁路发展状况的国外驻华机构、跨国公司、办事处决策层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本刊在线订阅限时优惠价300元
杂志文章特色
1、《中国铁路》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中国铁路》稿件请勿一稿多投。来稿时请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3个月内未收到编辑部处理意见,作者可以改投他刊,但须告知本刊编辑部。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审稿周期一般为5个工作日,作者也可来电查询,以免影响正常发表。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稿件刊登后,赠当期杂志2册。
杂志分析报告
注:年度总文献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注:比率 = 当年基金资助文献量 / 当年发文量 * 100%
注:当年发文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研究探讨,特别策划,研究与探讨,技术应用,经营管理,运营维护,资讯,技术与应用,本刊特稿,运营与维护,运营管理,专栏·视频与安全,经营与管理,工程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专栏·安全与视频,世界铁路,专栏·视频,技术装备,特别策划_铁路桥梁工程建造技术,商合杭高铁工程建设技术创新专刊_管理创新,特别策划·市域铁路,论坛专刊_智能高铁,特别策划_基于大数据的高铁运营安全规律分析研究,高速动车组技术,特别策划·联调联试,特别策划·铁路安全,专栏·朔黄铁路,智能高铁,专栏·基础设施检测技术,特别策划_2020年度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项目:大西高铁高速综合试验,权威发布,特别策划_高铁气象灾害监测关键技术,城轨交通,专栏_视频与安全,特别策划_“一带一路”铁路“走出去”,普速客车技术,特别策划·中老铁路,经营管理_国铁企业改革,特别策划_轮轨关系,专栏_朔黄铁路,特别策划·京沪10周年,施工技术,特别策划·EPC管理实践,特别策划·综述述评,桥梁工程,专栏·轮轨润滑与摩擦控制,特别策划·桥梁工程,特别策划_蒙内铁路项目管理创新,特别策划·智能调度,综合管理,特别策划_市域铁路,特别策划_青藏铁路运营10周年专题(上),资讯_专栏·视频与安全,特别策划·重载铁路技术,专栏·防灾,特别策划·简统化接触网,特别策划·境外铁路研究,特别策划·运输规划,专栏_基础设施检测技术,访谈,特别策划_智能隧道,特别策划·动车组PHM,特别策划·BIM正向设计,应用技术,隧道工程,专栏·人员状态与行车安全,站房建设,“中国画火车第一人”王忠良先生火车钢笔画系列作品,资讯_建设历程,科技报道,资讯_专栏·视频,刊首语,专栏_人员状态与行车安全,中国中车,欢迎订阅,卷首语
摘要:1充分肯定2018年发展改革各项工作,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铁路发展改革成就和经验2018年,在中国铁路总公司(简称总公司)党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总公司年度工作会议安排,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发展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摘要:1在铁路高质量发展中当好先行,2018年铁路建设取得显著成绩2018年,铁路建设系统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摘要:12018年机辆工作回顾(1)安全保持基本稳定。坚守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的政治红线和职业底线,持续深化'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强化专业管理,全年未发生B类及以上责任行车事故。制发《机辆系统基本规章制度红线管理办法》等18项规章制度。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臻成熟,欧洲、日韩、北美等国家及地区的铁路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铁路运输,达到增强运输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运输服务质量、提高运输效率效益等目的。对比分析了德国、法国、瑞士、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铁路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战略,指出国外铁路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为我国智能铁路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欠超高是影响曲线地段列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关键参数,确定其合理值可为高速铁路超高设计或标准修订提供参考。基于大西高铁和赣龙铁路的曲线超高现场试验,对高速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曲线地段时列车和轨道的动力学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欠超高对列车平稳、安全运行的影响规律。通过与现有规范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指标进行对比,提出了曲线地段欠超高合理取值范围建议。结果表明:欠超高对列车运行安全性和轨道正常受力影响较小,对旅客乘坐舒适性指标——车体横向加速度的影响较大;欠超高每增加10mm,横向加速度增加0.01g;当欠超高超过130mm,未被平衡的车体横向加速度会超过0.10g,严重影响乘坐舒适性。鉴于现场试验与实际运营的区别,考虑预留一定的安全冗余量,建议欠超高一般不应大于60mm、困难条件下不大于90mm、特殊困难条件下可用110mm、试验可用130mm。
点评详情